多明的 網路故事書 DOMINIQUE'S STORY WEB...........................................最新故事/好消息 圖片故事 關於多明 留言本 我的書 ..........................................................................................................................................................................................................................歐洲生活01 歐洲生活02 歐洲生活03 HOME |
||||||||||||||||||||||||||
![]() |
||||||||||||||||||||||||||
2001,8月-1
馬特洪峰下的 遊行 |
徹徹底底的
|
|||||||||||||||||||||||||
![]() |
||||||||||||||||||||||||||
住在策馬特(Zermatt)的朋友打電話來,說該是時候來策馬特跟我喝杯咖啡了吧! 在 7-11 也 可 以 看 到 的 山 峰 策馬特之所以會成為聞名世界的阿爾卑斯山渡假山城,與它是攀登、欣賞馬特洪峰(Matterhorn)的最佳基地有關(看過造型獨特的馬特洪峰嗎?記不記得有個在7-11就可以買到的「瑞士三角巧克力」,黃色系的包裝,我打賭你絕對吃過、看過或者有點兒印象,這款三角巧克力之所以為「三角」造型,取的就是馬特洪峰的模樣,包裝上的那座山峰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馬特洪峰。);在這兒我不再多費言抵達策馬特後有哪些觀景台可以欣賞馬特洪峰,要說的是,攀爬馬特洪峰的超刺激經驗。 |
||||||||||||||||||||||||||
最上面之左圖與下左圖與右圖為ROLAND提供,攝於馬特洪峰峰頂的珍貴圖片。
|
||||||||||||||||||||||||||
![]() |
![]() |
![]() |
||||||||||||||||||||||||
當然,登上馬特洪峰山頂的不是我,首先沒那個膽、再者我自揣自個兒實在也沒那個體力,好膽的是這位Roland先生。話說自從西元1865年一名英國登山客首度征服馬特洪峰之後,每年估計約莫有3000人成功登上4478公尺的峰頂,當然,因為攀爬過程失敗而葬身阿爾卑斯山裡的人數每年也以百計;而Roland本身雖對征服馬特洪峰的興趣有限,但因為工作頭銜的關係(不巧他正是策馬特觀光局的頭頭),被問及是否曾爬上過馬特洪峰的次數過多,否定的答案似乎很讓媒體失望,因此,無論如何他似乎都得硬著頭皮去爬爬這馬特洪峰。 步 步 都 在 跟 死 神 搏 鬥 攀爬馬特洪峰的最佳基地在海拔3260公尺高的Hornlihutte,從策馬特出發,可乘纜車先至黑湖(Schwarzsee),之後再步行約2個小時即可抵達;由於從基地出發開始攀爬馬特洪峰的來回時間約莫是8個小時,因此必須在前一天先住宿於基地設置的簡單木屋中,以便於隔日清早出發。 基地的那一夜,最要讓Roland難忘的是那兒無所不在的詭譎氣氛,首先是大家心裡多少都有點兒興奮加緊張的緊繃情緒,再者就是每個人心裡都擔心著明天出發的時間;由於登山客有所謂的好手與遜卡之分,因此基地每天會在日出前最適當的時刻裡作出意味可以開始攀登的開燈動作,開燈動作未行之前,誰也不准私自先偷偷邁向登山的途徑,以免有技術過於不良的登山客作為先鋒、拖慢了後面好手攀爬的時間、耗費不必要的體力,於是,每個小團體或個人對彼此都有點兒深怕輸在起跑點的莫名競爭意味。 Roland從小在山裡跑來跑去,攀爬馬特洪峰的過程並不是件太艱難的事,重點是心裡的那股恐懼感。每踏出一步、每環伺一回自己所處的環境,都不禁要覺得自己正在跟死神搏鬥,腦袋裡浮現的則是死在攀爬過程中的數據報告,特別是他弟弟剛好是登山救難隊的一員,據他說,常常在獲知有登山客遇難而趕往搶救時,會意外發現另一具早已成骷顱的遇難者,這些畫面,一幕幕地都是Roland在攀爬時無法克制的風景。抵達峰頂之後,出乎意料地發現馬特洪峰峰頂的面積比想像中還來得狹小,雖然單從遠處望向三角造型的馬特洪峰,即可感受到三角峰頂的尖銳,但實際站在上面,才了解到原來那是幾乎僅能容納三個成年男子站立的面積。 站在4478公尺、群山之王的感覺如何?不知道其它登山客的感受為何,他自己倒是沒有多大的征服快感,站在周圍都是萬丈深淵的峰頂,風不留情地強力吹拂,讓人完全沒有欣賞周圍美景的閒情逸致,好不容易征服了群山之王,心裡想的卻是盡快離開這裡、打電話向家人報平安。 最後我問他,有無可能再試一次,Roland笑著說,不用吧,那樣的恐懼情緒,一生一次就已經足夠了。 |
||||||||||||||||||||||||||
![]() |
||||||||||||||||||||||||||
![]() |
||||||||||||||||||||||||||
![]() |
||||||||||||||||||||||||||
最 阿 爾 卑 斯 山 的 一 天 ─ 盛 夏 民 俗 遊 行
|
||||||||||||||||||||||||||
聽完故事,咖啡也喝了好幾杯了,窗外穿著傳統服飾的當地人越來越多,該是時候去街上湊熱鬧、看遊行了! 對旅人來說,普通日子裡在策馬特山城中最容易感受到傳統氣息,應該是一棟棟以深色原木建成的小木屋,而對當地瑞士人來說,最具有策馬特氣息的則是他們濃郁的口音。 瑞士這個國家因為地形的關係,多多少少影響了各地區聯絡的便捷性,甚至連語言也是如此,原本小小的國家分為4種官方語言就已經夠複雜了,再加上各地區不同的口音,更是讓瑞士每個地區都有著相當濃厚的地域標誌;策馬特山城屬於德語區,但據瑞士當地人說,他們講的瑞士德語與其他地區都不一樣,腔調特重而難懂、常常還會因為溝通問題而鬧出笑話,是以非策馬特的瑞士人來到這兒,首先感受到的便是語言方面的問題。 語言方面的傳統對我們這群非瑞士籍的旅人來說,自是完全體驗不到的層面,不過,在衣著上、生活方式以及音樂舞蹈方面的阿爾卑斯山傳統,策馬特倒是提供了一個絕佳的窺探門路;每年的8月15日,是策馬特人的民俗大遊行日,這一天,超過1400位當地居民都會穿上不同功能的阿爾卑斯山傳統服裝,組成不同的隊伍,自策馬特火車站展開盛大的遊行活動。 站在站前大道這遊行最主要的道路上,發現遊行隊伍比我想像中多樣,除了期待中的傳統服裝、阿爾卑斯山舞蹈與長角喇叭表演之外,還有傳統農家的服飾表演、小朋友牽著山羊如卡通影片小天使走出點是螢幕等難得一見的畫面出現,遊行隊伍抵達策馬特的運動場之後,還可以享用各式阿爾卑斯山傳統風味的料理小吃,讓人覺得這一天的策馬特山城,真的是一年365天中,最最阿爾卑斯山的一天。 |
||||||||||||||||||||||||||
DOMINIQUE'S STORY WEB HOM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