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明的 網路故事書 DOMINIQUE'S STORY WEB......................................最新故事 生活故事 大肚婆記事..我親愛的Lulu. 旅遊故事 HOME ................................................................................................................................................................圖片故事 我的書...歐洲生活01 歐洲生活02 歐洲生活03關於多明 留言本 |
||||||||
睡眠大戰焦酌進行中… |
||||||||
![]() ![]() ![]() ![]() |
||||||||
媽 媽 的 矛 盾 11.09.09
親愛的LuLu, 你來到這個世上的19個月裡面,認真的算起來,應該只摔過兩次大跤;第一次是在十個月大的時候,你從餐桌上滑落到地面,哭了大約5-10分鐘,哭泣的方式聽在媽媽耳裡,不是在哭痛,哭被驚嚇到的成分比較多一些,注意力很快就被餐廳裡五顏六色的裝飾品給吸引走。第二次摔,是上個星期天,根據目擊者指出,Lulu你是從椅子上一屁股跌到地上,然後再因為失去平衡、頭往後狠狠地撞上超硬的水泥地面;頭上有紅紅的擦傷痕跡,哭了大概有一個小時以上,有哭痛有哭驚嚇更有哭撒嬌的成分在內。你的第一摔,是自父母以外的第三者手中摔落,第二摔,在媽媽心中則是從爸爸的手裡摔出去,雖然理智上媽媽知道意外常常會發生,但是我就是很難控制自己不把這重重的一摔狠狠地記在你老爸身上,然後把一股腦兒的怨氣都往他身上發。 第二摔當晚,爸爸的同事來家裡享用戶外晚餐,大家舒舒服服地享受著夏天的尾巴。招呼幾聲之後,媽媽得進廚房張羅我們一夥兒7、8張嘴的晚餐,臨離開那戶外烤肉區的時候,媽媽還特別叮嚀爸爸:Lulu現在已經會自己爬上椅子上去了,桌上一堆刀刀叉叉的,你得注意一下,別讓他抓刀子傷了自己或是從椅子跌下去。哪知,媽媽進廚房不到兩分鐘的光景,就傳來你宏亮到不行的哭聲,大聲嘶吼的程度,讓媽媽立即奔了出去,眼前的畫面是爸爸把你抱在懷裡,可你的哭聲卻完全不見有任何得到舒緩的趨勢。 很想立即從爸爸那裡把你搶過來抱在懷裡,一來因為心疼你的眼淚,二來是有點兒氣為何在爸爸的看顧之下,會讓你有機會哭成這樣,然後因為氣他、所以不想讓他繼續抱著你。可媽媽什麼都沒有作、甚至都沒開口問發生了什麼事,只是先站在一旁看著;媽媽心想,即使也許是因為爸爸一時的粗心大意造成了你嚎啕大哭的原因,但他依舊該有個補償的機會,一個把你摟在懷裡,全心全意、好好安慰你的機會,媽媽對爸爸的氣,不該在這個時刻裡爆發,所以我站在一旁等著,想說若爸爸的抱抱可以安撫你,媽媽就退回廚房,若不行,媽媽再出手把你接到自己的懷抱裡。 結果,你在爸爸的懷抱下大聲的哭、掙扎著叫著媽媽,我接下你,終於問,發生了什麼事。 一頭撞向水泥地,媽媽聽到這個讓你大哭的原因之後,心裡最想的是破口大罵你爸,但礙於有客人在場於是只好惡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然後迅速離開這個事發現場,省得自己得繼續與你老爸對看。你一直哭,從大哭轉成咿咿的小哭,媽媽檢查了你的頭發現有點兒小腫、還有點兒擦傷的痕跡,我想,你一定很痛、而且很嚇怕,而知道你痛你怕的情緒之後,就直接轉嫁成了對你老爸的怨氣,我一點兒都不想看到他,但又覺得他若持續和客人聊天對你不聞不問,?對會是火上加油、讓我對他更感到生氣。結果幾分鐘之後你老爸就進屋來了,他先解釋說他有注意看你在作什麼,但一切實在發生的太快,他只是稍稍一轉神、你就已經摔到地上,我瞪著他不發一語,然後你老爸便繼續補充說,注意看Lulu你有沒有眼神渙散、或甚至開始嘔吐,若有這些腦震盪的症狀出現,我們就得立刻去醫院。當媽媽聽完這個補充說明之後,我看了他一眼,說,若這些症狀發生了,我會把你殺了。 講得很重,但媽媽的氣就是那麼深。爸爸說,對不起,可你應該知道我有多內咎。 聽到這話,理智稍微回到媽媽身體裡不屬於媽媽身分的那個部分,明白的知道,意外真的是會發生的,爸爸不是故意的,他心裡一定跟我一樣心疼你,而且在心疼之外,他還得承擔內咎的感覺,我實在不該再在言語或其他任何地方上責怪他;但沒有用,因為身體裡的媽媽的那個部分還是認為,意外雖然真的是會發生,但你可以多加注意、避免它發生的,特別是,媽媽才剛交代過爸爸要注意的事項,然後我前腳一撤、後腳就發生意外。於是媽媽忍不住跟爸爸說,你內咎是應該的,我每天從早到晚照顧Lulu無數無數個小時,現在我只不過離開兩分鐘,你就讓他摔上有送醫院之虞的一大跤,你到底是在幹什麼 。還是講得很重,但媽媽的氣,實在就是那麼的深,覺得爸爸是個不可靠的托付者,讓人失望、令人生氣。 幸運的是,腦震盪該有的症狀並沒有出現,一小時之後,電視裡專為小朋友製作的晚安節目也能夠引開你的注意力了,唯一有的後遺症就是,你不要爸爸抱、不要爸爸帶你上床去睡覺,一心一意的只要扒在媽媽身上。通常,每天早上6點多起床之後到晚上6、7點爸爸下班回家之間的這段時間,主要都是媽媽在陪你、照顧你,當然,你的可愛與天真給了媽媽很多歡樂,但一整天下來,媽媽還是很高興能有一點點自己的空間與自由,所以為你更衣刷牙、帶你上床睡覺這件事,自然就當是爸爸的責任,一來媽媽可以喘口氣、二來爸爸也可以有多一點與你單獨相處的時間。可你摔跤跤,頭痛痛、心怕怕,媽媽當然願意陪你上床睡覺,只是媽媽不知道,這一破例之後的連續6晚,你上床前的標準口號就都變成了帶有耍賴語氣的「媽媽、媽媽」。 說實話,剛摔跤的頭兩晚,媽媽還可以帶著無限溫柔的心,唱歌哄你睡覺,但到了今日這第6晚,在溫柔的感覺之下,竟積成了對爸爸的無限怨氣。摔跤跤之前,換上睡衣之後,你會乖乖跟爸爸在床上等媽媽送牛奶來給你喝,然後媽媽可以放下奶瓶、跟你道聲晚安後就離開,可這幾天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你會坐在床上大喊媽媽媽媽,若是媽媽硬是不回頭,你就開始哭;昨天你學會用中文講「ㄋㄟ ㄋㄟ」了,爸爸幫你更衣、為你刷牙的時候,你就不停的叫「ㄋㄟ ㄋㄟ」,媽媽心想,嗯,今晚應該可以恢復到常態了,你一心想要喝ㄋㄟ ㄋㄟ,應該不會在掛記著要媽媽留下來陪唱歌陪喝奶跟陪睡了吧?哪知,ㄋㄟ ㄋㄟ一送上之後,你吐出的字句就換成了「媽媽、媽媽」,媽媽若是不依,你就開始哭,而且不是單純的咿咿ㄚㄚ的那種哭,是那種哭到眼淚鼻涕都出籠的哭法,這種哭法,看在媽媽眼裡很有你怕怕媽媽不要你了的意味在裡面,跟你7、8個月大的時候,我們訓練你自己睡覺時的哭法雷同。 當時,爸爸跟媽媽試了各式各樣的方法想要讓你可以自己躺在自己的床上,然後不需陪伴的自己進入夢鄉。最終我們的訓練失敗,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在於你寧願站在床邊哭上一個小時、也不肯就範躺下來睡覺,雖然媽媽心裡很希望你能成為那種超獨立的小朋友,在媽媽唱完歌、道完晚安之後,便可以自個兒入眠,但媽媽更希望你是個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愛的小朋友,於是媽媽當時跟爸爸說,「也許小朋友哭累了會自己睡著,但我們已經試了那麼多晚都不成功,我實在不想要Lulu每晚都是帶著傷心的淚痕進入夢鄉,我希望他每晚能夠開開心心的跟這個世界道晚安、不用擔心爸爸媽媽是不是不要他了,然後每早一睜開眼,就可以看到我們的笑容」。於是,一樣的想法讓我對你的眼淚投降,乖乖地躺在你身邊唱起晚安曲來。 可今晚你特別難搞。奶喝完了、歌也唱了、屁股也拍了好幾百下了、躺在我的臂彎裡的你,依舊是睜著大大的眼睛,然後,還在我們眼神不小心接觸到的時候,噗吱一聲地笑出來,通常這種時刻媽媽也會被你的無邪笑聲給弄出笑意,然後兩個人樂不可支的笑個不停,但今晚不一樣,躺在黑黑的床上、靜靜地等著你進入夢鄉的同時,媽媽腦子裡在計算,今天一整天扣掉睡眠時間之後,究竟屬於我陳多明自己的時間有幾多,答案是你中午睡覺的2個小時,以及最後搞到8點40幾、你睡著後的約莫2個鐘頭,那你老爸呢?他有一整天!雖然他是去上班賺錢,但他上的是一分他喜愛的工,而且不用無時無刻提高警覺地去注意另一個人究竟在幹麻,然後下班回家,嘻嘻哈哈的跟你玩1個小時左右後,他就無事一身輕了。被困在黑黑的房裡的我揣測著,你爸爸現在正在幹麻?攤在沙發上看電視?打電腦遊戲?還是啥事都不作的只是單純的享受啥事都不用作的快樂?越想,我就越火。 不久前有個也當媽了的朋友說,孩子是對夫妻關係的一種考驗。媽媽也有同感。特別是若是照顧孩子的責任大多都落在媽媽一個人肩上的時候,孩子的出現的的確確是對夫妻感情的嚴重考驗。捫心自問,爸爸其實是個比合格還要好很多的一個爸爸,你初生的那幾個月,是個不肯好好睡覺的超級難搞寶寶,媽媽我面對自己的新角色與重責大任,以及仍然必須要每天出去散步至少兩回合的Migi狗狗,每天都累到一個境界,於是爸爸一下班就立即奔回家接手所有的工作,同時想盡辦法可以讓媽媽也能補充到睡眠;睡眠問題解決之後,爸爸不上班的早晨,他多半會起身照顧向來早起的你,讓媽媽可以偷偷多睡個一個小時,偶爾他還會自己帶你去泡溫泉或買菜,讓媽媽可以再次享受睡到自然醒的超級享受。但即使是如此,媽媽還是覺得夫妻關係面臨考驗。 我想,這其中的原因應該是在於,照顧孩子實在是一個超級辛苦的工作,沒有薪水、沒有週末、沒有年假、沒有太多可以偷懶打混的機會。雖然這份工作,的確可以帶來樂趣與滿足感,但卻也免不了會有讓人想大聲抱怨、想炒自己魷魚的時刻,然而事實上卻是,媽媽這個工作是沒有棄權的權力的,甚至,其中的難處也只有身在其中的自己才能完全體會。於是,面對孩子的溫柔背後,不多不少的也就慢慢累積出了一些對這份工作的不滿的怨氣的很多很多的負面情緒,然後一個不小心,爸爸這個角色,就成為這些負面情緒最容易被傾洩的對象。 媽媽的矛盾在於,媽媽知道自己的怨氣或是不滿,或是能有多幾分自由的渴望,這一切負面的情緒其實並不是爸爸的錯;甚至當媽媽得困在房裡與你的睡眠作戰、爸爸卻可以翹著二郎腿愜意地看電視的時候,也不是爸爸的錯……雖然媽媽嘴吧上常說若是可能的話,希望自己是出門賺錢上班的那一個、要和爸爸對換角色,但媽媽骨子裡當然知道爸爸上班也有爸爸的辛苦與怨氣,更知道若是自己出門沒能陪著Lulu走成長路,自己將錯過多少不會重複的時刻與樂趣。但是,就還是一整個矛盾。 我想,處理這種矛盾,需要一種權利與一種智慧:媽媽需要擁有可以被容忍地偶爾大聲亂吠的權利,爸爸則需要面露關心但實際上在媽媽吠完後就忘記的智慧。可以冷靜面對這種矛盾之後,爸爸需要主動幫忙分擔育兒「工作」而不是蠢到極點地一直問「我可以幫忙些什麼?(怨氣高漲的媽媽聽到幫忙這個動辭時常會抓狂,因為養小孩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爸爸照顧小孩不是幫忙,是應該要作的事)」然後,也許父與母二人都該把給孩子的溫柔,分出來一些給彼此,這樣,也許孩子帶給父母的就不再是考驗這樣聽起來嚇人的課題了。 當然,說向來都比實際操作來得容易。寫到這兒,媽媽的火已熄,希望明晚Lulu你不會亂丟火種,爸爸也不要搧風點火,更重要的是,媽媽能夠擁有熄自己火的優雅本領。 晚安,我的Lu。 ㄇㄚˇ ㄇㄚˊ
|
||||||||
![]() |
![]() |
![]() |
![]() |
![]() |
![]() |
![]() |
![]() |
![]() |